宜興紫砂壺什么泥料好
使用宜興紫砂壺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宜興因紫砂壺而聞名中外,紫砂原礦泥料只產于宜興黃龍山地帶,是其他地方都沒有的是獨一無二的。紫砂泥料的成分主要是石英、云母、赤鐵礦和粘土。紫砂泥在正確燒制后形成的雙重氣孔結構的特性,既能透氣怡香,又能保水保溫,那么宜興紫砂壺中什么泥料好呢?下面這些內容來告訴大家。
宜興紫砂壺的泥料
1、天青泥
產于清代中期,到現代已經失傳,質地細膩呈青藍色。
2、底槽青泥
這種泥料十分稀少所以很珍貴,位于礦層的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類似“雞眼”、“貓眼”,顏色呈偏紫泛青,細膩而純正。
3、紅棕泥
位于礦層中部,顏色呈紫紅色、紫色,還能隱看見綠色斑點,質地軟,偶爾會有微小的云母閃爍。
4、大紅泥
在礦層中會有少量出現??雌饋硐裨破瑺?,顏色呈紫紅色澤,鮮艷明麗?!∫驗榈V層分布不同,燒成溫度范圍較大,一般來說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左右。
5、本山綠泥類
也稱本山綠泥,古代稱梨皮泥。產于巖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只有數厘米的厚度,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其礦物組成為水云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顏色呈淡綠色層片狀,燒制成后顏色梨皮凍色也就是米黃色。其中本山綠泥采掘量極少,僅作小件產品不適合做大件。
6、百麻子泥
位于紫泥上層,顏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比較粗,二且雜質較多,要經過精煉才可以拿來使用,燒制成陶后現淡墨色。
7、紅麻子泥
位于紫泥上層,顏色類似紫泥,質地粗。中間夾砸著星點麻子綠泥,燒制成陶后呈桃紅色。
8、紅泥類
也稱朱泥、朱砂泥、石黃泥。位于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含鐵量很高,產量稀少。因為燒制其成陶后,顏色像朱砂紅而故名。這種泥料以黏土為主的粉砂巖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溫度在1080℃左右,常常用來制做小件器物。
宜興紫砂壺的特點
1、奇
紫砂泥產于宜興丁蜀的黃龍山,而且在全世界僅為宜興所獨有。紫砂泥由紫泥、綠泥、紅泥構成,自古被稱為神奇的富貴土、五色土。紫砂泥的化學構成以及它的雙氣孔特性使紫砂壺既具古樸的外觀,又具茶具的實用性。用紫砂壺泡茶聚香不失味,而且有益喝茶之人的健康。
紫砂文化的傳統工藝更是一大奇跡,傳統全手工紫砂壺從泥料到成品壺要經100多道獨有的工藝步驟,使用20把工具才能完成。這些制作步驟的奇特可以說是紫砂文化獨有的一道風景。
從明代始,紫砂器已經被的貴族士人當做茶具使用。傳統的紫砂工藝已稱為中國古老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小的紫砂壺中竟感受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2、美
紫砂壺造型千姿百態,方非一式,圓無一相,總有一種美吸引著你。紫砂壺的美有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構成,指作品的外輪廓、神韻、氣質、形態。一把壺只要具備了這四個要素,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
3、趣
在古代紫砂壺曾經被視為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身份象征,隨著廣大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也走進了普通的百姓之家??梢娙藗儗ξ幕退囆g的追求品味也越來越高。紫砂壺的價值不光有使用,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看中了它的收藏價值。時代的繁榮帶來了收藏界的繁榮,紫砂壺以其獨特的工藝和使用價值,成為廣大收藏愛好者藏品中的新寵。一件看似普通的紫砂壺,在藏友精心呵護下,就會一天天地顯示出其不凡的品質。
4、容
歷代紫砂壺以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的特質而歷久不衰,好似于文人雅士氣質,文人與壺更是結下了相見恨晚的緣分,當文人與紫砂藝師結合的時候煥發出新的紫砂藝術生命力。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古代著名的西冷八大家之一的陳曼生以自身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與當時著名的制壺高手楊彭年合作創制了曼生十八士,其壺藝之精湛、質樸的藝術氣韻,同時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自此打開文人壺的先河,使紫砂的藝術氣息更加濃厚。成為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極力推崇的藝術珍玩。
5、和
紫砂壺不僅僅是一種喝茶的工具,更是一個富有神韻的天地。壺的背后是歷史悠遠的中國茶文化,而壺的本意則是讓人心平氣和。中國茶文化追求心平氣和,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和觀念。也教育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的去解決,急躁,沖動只會讓你犯錯誤。紫砂積淀了很多人文以及社會的價值,同時也代表了精神境界,讓人們的精神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得以傳統意義上的升華。